
上个世纪美国著名电影演员格劳乔·马克斯讲过一个著名的冷笑话:一天早上,我枪击了一头大象,穿着我的睡衣,我不知道它是怎么穿上我的睡衣的。这句话中充满了不同于正常逻辑的内涵,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巧妙关联。对于电脑来说,理解这样的人类语言曾经被认为是“不可能的任务”。

截图来自纪录片《THIS IS AI》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,能够和人类实现真正交流的机器正成为现实。它能比你还更能理解你想说的是什么。

2018年旧金山辩论赛现场,中间是人工智能辩手Debater截图来自视频:《IBM robot Project Debater can argue with humans》无论是人类辩手还是Debater,都是现场拿到辩题并临时准备。现场观众的评价是:整体来看,人类辩手表达更好,但AI辩手传递信息量的丰富度则更优于人类。IBM Project Debater历时逾6年研发,但它并不是第一个在与人类对决中大放异彩的IBM人工智能。此前的1997年,“Deep Blue”(深蓝)打败了人类国际象棋大师,而2011年在益智游戏节目《危险边缘》中,“Watson”(沃森)同样战胜过人类冠军。

“Watson”(沃森)击败两名全球顶尖选手,获得冠军以IBM Project Debater、Deep Blue和Watson为标志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在成为现实,人工智能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,改变我们的生活,甚至改变我们自己。探索频道拍摄的纪录片《THIS IS AI》就为我们描绘了这个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。


名为“引路带”的可穿戴人工智能设备,它的原理是营造一条虚拟走廊,通过触感反馈确保使用者始终在虚拟走廊中跑步。

索耶可以根据演示进行学习

可以模仿类似人类敏捷动作的迷你机器人

可以跑酷的阿特拉斯机器人

拥有近似人类外观的机器人我们没法精确的定义人工智能,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的了解我们自己。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人?人的范畴在哪里?人工智能的进化其实可以让人类更加了解人的本质。

但是更多的人则不同意这种观点。说到底,人工智能是人类的产品,它的能力是由人类所限定的,它能够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益处或是危害,都是由人类所决定的。而现在人类对于自身智慧的本质,包括直觉,创造力等能力尚且没有完全理解,所谓人工智能完全取代人类毫无可能。牛津大学的物理学家大卫·多伊奇教授就曾经评论到,要区分开人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。通用人工智能指的是人工智能像人一样解决问题,并且像人一样拥有创造力。至今都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可能出现通用人工智能。

(来源:三联生活周刊)